内蒙古晨报融媒体平台消息(记者 米乐) 根据自治区公安厅统一部署,依照《公安机关处置爆炸物品工作安全规范》之规定,包头市公安局于2019年8月12日上午在昆都仑区110国道北乌拉山榆树沟对各旗县区公安机关收存收缴的战争年代遗留的废旧炮弹实施销毁。
为确保此次销毁活动的绝对安全,包头市公安局制定了精细的组织实施方案,细化了销毁的具体步骤、具体工作安排以及销毁流程。此次集中销毁废旧炮弹、迫击炮弹、重型炮弹、机枪子弹、手榴弹、抗战时期遗留山炮弹、地雷等共计156枚,导爆管雷管15000余发,大部分废旧炮弹来源于九原区麻池镇和东河区南龙王庙建筑工地。
7月25日早上,包头市公安局治安管理支队危管大队民警与内蒙古公安厅危管专家赶到九原区麻池镇供销社建筑工地,经向施工现场负责人详细了解前期发现炮弹的情况后,杨茂森副支队长使用市局巡特警支队提供的新型探雷器对一百多平方米的现场范围进行详细探测,探测显示有多处金属物体的反映,之后两位专家在现场指挥装载机开始铲土和摊平作业,未发现炮弹等危爆物品,随后,治安管理支队民警和公安厅专家到专门库房查看前期挖出来的炮弹,判断危险性,告知保管人员存放和搬运炮弹的安全技术要求。
7月25日下午,公安厅专家到东河区南龙王庙鑫达建筑公司工地,仔细查看外露的几个炮弹,确认炮弹是没有引信的国产55式120毫米迫击炮沙爆榴弹和发烟弹,挖掘时爆炸的可能性不大。杨茂森副支队长和鲁亚东现场指挥挖掘机小心挖掘。经过专家和施工人员的共同努力,现场共挖出109发迫击炮弹,加上前期已挖出的18发,这个工地总计挖出127发迫击炮弹。全部由爆破公司安全运到专业库房储存,等待统一销毁。当日晚9时许,应东河区公安分局治安大队请求,公安厅专家又查看了日前发现的一发炮弹,确认是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军使用的75山炮炮弹,极具危险性。公安厅专家专门叮嘱参加转运人员一定要轻拿轻放,并现场指导搬运工作直到炮弹安全转运并确认安全存放。这次探测挖掘炮弹工作经过九原区公安分局、东河区公安分局、市局治安管理支队和公安厅的共同努力,特别是公安厅专家杨茂森和鲁亚东急包头市所急,充分发挥在部队练就的业务专长,展现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奉献精神,把危险留给自己,把安全留给他人,不惜任何代价,帮助包头市消除了重大安全隐患,为我市缉枪治爆专项行动和新中国成立70周年安全保卫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
8月12日上午11时许,爆破工作顺利完成。包头市公安局治安管理支队危险物品管理大队大队长岳玉刚提醒大家,如果以后市民发现炮弹不要恐慌,切勿自己移动,一定要及时报警,保护好现场,不要私自处理,以免形成新的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