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晨报全媒体平台消息(实习记者 朱子辰)5月13日上午,集宁师范学院大二学生张舒函向集宁区森林公安局的民警求助,称其捡到一只像狗但叫声又不是狗的动物,需要他们帮助。“毛色发灰厚而软,下颚白色,耳朵大而尖,萌态十足。”经过现场民警鉴别,这只看着像是狗的小动物原来是一只未成年的幼狐,学名叫沙狐,属于国家三有保护动物。
13日上午,记者赶到集宁师范学院,看到了在张舒函怀里蜷缩着身体的小“狗”。经观察发现,它只有成年人两个手掌大,圆圆的眼睛,脑袋上有些浅黄色的毛。只要周围一有动作,它就立即瞪圆眼睛,溜溜地看,表情呆萌可爱。
“12日晚上9点左右,我和同学在白泉山生态公园散步,走到恐龙门的地方听到有疑似像小狗叫的声音。突然就看到树丛旁有一只灰色的东西跑了出来,再走近一点,发现是只灰色的小‘狗’。”张舒函告诉记者,“随后就将它抱回到宿舍。和同学找来纸箱,把小‘狗’放到里面,并给它放了牛奶、火腿肠等食物。”
“知道这只小可爱是沙狐后,大家意外又惊喜,很多人也是第一次见到小狐狸,在学校引来了不少围观者,都觉得这只小动物太可爱了。”集宁区森林公安局民警张胜告诉记者,“也希望大家在遇到自己无法辨认的动物时,一定要报警或者送到公安机关进行求助,也许在被救助的动物中就有可能是国家级的保护动物。”
随后,集宁区森林公安局的民警将小沙狐接回到了集宁区森林公安局。“我们会对这只幼狐进行细致的检查。在确定幼狐健康后将会对其放生。”集宁区森林公安局副局长付丽华告诉记者,“乌兰察布市近年来生态环境越来越好,野生动物出现的频率也会增多,市民如果偶然遇到落单的幼小动物,可放回附近树林中。一般情况下,所有动物的幼崽和母亲之间都会有特殊的叫声信号感应,落单的动物如果没有明显外伤,妈妈会来把幼崽接走的,并不需要人为干预去救助。市民如遇到受伤的动物,请及时报警求助。”